close

史前文明不只是在陸地;海底下的史前文明可能保存得更完整。結束了陸地的文明考察,寫出了《上帝的指紋》、《天之鏡》等暢銷書後,英國作家漢卡克把焦點移向海平面以下,發掘更多的文明之秘。

二○○一年八月,漢卡克偕同夫人來台,前往花蓮舞鶴觀看巨石,並到澎湖虎井海域,一探傳說中「古沉城」的究竟。當時,記者採訪他時,他說:他相信海底下也和陸地上一樣,有著史前文明的遺跡,而且海底下的文明遺跡應該保存得更好,沒有遭到人為的破壞。

漢卡克遭到學院派的質疑

漢卡克的跳躍式研究,企圖串連不同地點發現的斷簡殘篇,構築出古代文明的全景觀。這樣的嘗試引來了學院派學者的廣泛質疑。

文化大學史學系副教授周健說:目前,我們對於史前文明還停留在點的考證;還沒辦法形成線與面。不過,周教授也認為,學界應該放開心胸去瞭解這些文明遺跡的意義。

即使漢卡克廣泛地運用了科學方法去實地探勘、分析與推理;儘管他運用了地質學、氣候學、天文學與地理學;儘管他參照古地圖與神話,還利用科學方法還原可能的史前版圖,他大膽地將孤立的文明遺跡串連成面的做法,還是不容易一下子被接受。

漢卡克自己怎說呢?這本海底考古的新作《上帝的魔島》中,他說:「我不是科學家,科學界無從排擠;我是作家,自給自足。」他表示,歷經多年的歷練與研究,神話並非是神話。

他說:「世界神話是『史前歷史』的寶庫…人類的神話保存了全球災變、洪水、地質氣候變化的珍貴證言,可能也是呈現冰河末期,人類先祖遭到可怕遽變的唯一回憶錄」。

先相信,再設法證實

漢卡克的研究方法不同於實證科學,不過他的態度卻很科學,甚至進入了某種形而上的思維了。

他的方法學就在第一章的開頭。他引述了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里塔斯的名言:「如果心裡沒有任何期待,超乎預期的事物就不會發生。這些事物可都是躲躲閃閃、撲朔迷離的。」

這五年來,漢卡克夫婦走遍了全世界二十幾個海域,探尋這些地區的海底文明。他的理論基礎是這樣的:八千至一萬二千年前,也就是冰河末期,冰融之後的大洪水淹沒了許多地區。他水下考古探尋的就是這些地區。

因此,他是先相信大洪水前人類有文明存在。而且,大洪水是因為冰河時期的冰層溶化,而使全世界水平面高出一百二十公尺。

而且,冰不是慢慢溶的,海平面不是慢慢升高的,而是突然上升。

他根據埃米里亞尼的研究指出,一萬多年前,歐陸與北美兩地的冰帽厚達四公里,比今天的南極洲還大。超大量的冰河可能留置冰壩之後達數千年,然後一湧而出,形成可怕的大洪水。

然後,漢卡克參照了各民族的大洪水傳說,「印證」了大洪水帶給人類先祖一次巨大的悲劇。好比是中國有大禹治水的說法,這些大洪水傳說,不僅是基督教、猶太教,連日本與台灣原住民都有這種「集體回憶錄」。

漢卡克當然沒提出「天譴說」。不過,如果冰河消融後大洪水的可怕景象是人類的「共同記憶」,去年好萊塢電影《明天過後》——冰河時期到來的可怕景象——大洪水淹沒紐約市,相信「喚醒」不少人的記憶。

超文明現象的探索

漢卡克在《上帝的魔島》裡,堆砌了豐富翔實的資料,並根據親身下海的發現,揭示印度、馬爾他、日本與中國近海的海底文明遺跡。值得一提的是,台灣也列入該書的一部分。

新書發表會當天,台灣先智出版社邀請的來賓之一目圭浩平出示一個在撒哈拉沙漠出土的鯨魚牙齒,而且比現在的鯨魚來得都大。這是不是能夠說明非洲曾經沉在海底過?應該值得科學界投入更多的研究。

另外,漢卡克把台灣列入世界先史文明的一環,寫入這本暢銷書中,對台灣的「國際觀」多少有點助益!文化大學副教授周健表示,我們不妨聽看看這位外國人的說法,也許對自身的居住地會有一番不一樣的認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arc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