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現有科技無法預測地震,卻可提前預警!

台大地質系副教授吳逸民研究完成災害性地震預警系統,可搶在震波擴散到各地前的十到三十秒發布警報,警告民眾應變,降低傷亡和財產損失。

這項研究受到國際重視,美國夏威夷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去年已採用這套電腦程式,進行海嘯預警監測。

吳逸民的研究成果陸續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訊》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除了引起美國地震界重視之外,韓國氣象廳去年底也邀請他發表演講;日本京都大學決定用此概念研發地震預警系統。

吳逸民目前正研發結合微機電技術、可隨身攜帶的掌上型地震預警器,一旦有災害性大地震發生時,民眾可在第一時間收到氣象局傳送的警訊,就地及時採取應變措施。

吳逸民指出,地震引發的水平震波(S波)震幅較大,是主要災害成因;垂直震波(P波)破壞力較小,傳遞速度卻比S波快一.七三倍,若能掌握P波特徵與地震規模、震度大小間的關聯性,就能在具有破壞力的S波抵達前,提早發布地震警報。

破解P波隱藏的災害性地震密碼後,吳逸民開發地震預警系統電腦程式,並以南加州地震網觀測資料測試驗證,發現地震發生後七秒內,至少有四到六個測站記錄到震後三秒鐘的P波訊號。若再加上網路傳輸時間,僅須十秒就可判定地震規模和震度大小,並快速辨認是否是災害性地震。

以九二一大地震為例,利用這套預警系統,可為距震央三十公里以外的地區爭取到十到三十秒、甚至更多的黃金救命時間。

再以民國七十五年十一月發生的花蓮地震為例,震央在花蓮,但主要災情在台北(中和華陽市場部分房屋倒塌),S波從花蓮擴散到台北約須三十秒,利用P波訊號發展預警系統,台北可爭取到廿秒的預警及應變時間。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研擬結合台大地質系副教授吳逸民研究的災害性地震預警系統,推動地震預警測試,初步規畫以防救災單位或學校為首波推廣試用對象。

地震預警系統最主要是利用地震發生後,破壞性震波還沒到達之前,提早數秒或數十秒提出警告。對快速行駛中的高鐵或捷運列車而言,透過無線通訊收到地震警報後,可馬上減速,降低列車翻覆的風險;核能電廠可緊急自動降載,啟動反應爐安全保護系統;民眾也可立即關閉爐火瓦斯,減少地震引發的火災,並就近尋找安全處所自我防護。

國家災防中心主任陳亮全指出,氣象局目前已能在十八秒內完成地震規模、震央、震度偵測,若加上資訊傳輸時間,最快要三十秒才能發布地震報告,但測報速度可以更快。台灣東西南北之間的距離非常短,若能在十五秒內完成地震測報,就可以有更多預警時間。

陳亮全表示,災防中心預定今年結合氣象局地震速報系統和吳逸民的地震預警系統,推動地震預警系統測試,並公開徵求測試單位,目前初步規畫以防救災單位或學校為首波推廣試用對象。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指出,不同的使用者對地震預警的準確度各有不同要求,氣象局會比較保守,等準確度在一定水準之上,才用到作業系統,發布地震警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marcyen 的頭像
    amarcyen

    用愛擁抱世界 一心追求完美

    amarc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