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期的孩子,需要被滿足的不只生理需求,還有心理需求,尤其是依附關係的建立,更是決定孩子未來的情緒、社會發展的品質,有父母的真愛,將不致產生發展障礙!

依據心理學家佛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將0~18個月定為「口腔期(oral stage)」,而這個階段首重建立起安全的依附關係,如不能順利進展,在後續發展將易出現過與不及的「偏差」行為。

雖然口腔期未能得到滿足,長大後會在遭到挫折時出現大吃大喝、吃手指、喋喋不休等行為,因未進行大規模實驗而無法證實;但安全感不足導致焦慮、對人缺乏信任卻是有其依據。

成長充滿變化‧教養適度微調

對孩子而言,0~18個月是變化最大的一個階段,從躺著、翻身、坐、爬行、站立到走路;與大人互動、溝通的方式,從哭聲到慢慢學習用其他非語言方式,再到多能說出單字,這樣從被動到主動的變化又大又快,需求自然也有所不同,已經不只是媽媽單純希望「快快吃,快快長大」所能滿足的,建議父母照顧兒女時,隨著不同的成長階段,「微調」自身的教養方式,才能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父母總以為正值口腔期的孩子,喝奶喝到飽、尿布濕了馬上換,即可滿足孩子的需求,事實上,孩子的需求決不只是如此,敏感的父母即使從些微變化也感受到寶寶的「成長」,如2~3個月大的寶寶,已會開始注視自己的手腳,很快地進展到又吃又玩,吃手的方式也從整個拳頭放進嘴內,到只吃他覺得最喜歡的那根手指頭,這不只是動作發展的演進而已,也是他開始了解自己的身體及向外探索世界的開始,還有更重要的是,吃手具有自我安撫的效果,爸媽一定看過孩子吃手時,那付享受的神情比起喝ㄋㄟ ㄋㄟ時的滿足,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

尊重階段性發展

不過,父母擔心的往往是寶寶吃手會有不良影響,如吃進病菌引起感染、吃手會影響齒列的生長等,但是,年紀小的寶寶成長環境多在家中,與病菌的接觸有限,病菌通常是大人自外面帶進來,只要大人回家後洗手並換下外出衣物,同時常常為寶寶擦乾淨手,就能減少病菌影響寶寶健康的機會。至於吃手吃到齒列不正或手指變形,大多是發生少數長期持續吃手的孩子,對於大部分的孩子,吃手只是短暫的必經發展,若發現孩子較長時間在吃手,請給予適當引導,轉移其注意力,讓孩子愛上與父母的互動,他自然覺得吃手沒什麼意思。甚至本來是習慣把所有拿到的東西都放進嘴巴,也因為學會操弄玩具的方式,覺得更好玩而不再動輒往嘴巴塞東西。若孩子是因為長牙不舒服而頻繁咬東西,可給予固齒器或適當的玩具,以減緩長牙的不舒服。

父母要為孩子布置一個安全的成長環境,移除具有危險性質的物品,才能讓他盡情探索、學習,如果讓孩子處處受限,不能吃手、不能把東西放進嘴巴,什麼都不能的情況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未能在口腔期中順利發展的他,對未來的身心發展會有什麼影響呢?

個案分享》媽媽照書養‧忽視實際需求

心妍第一次當媽媽,努力學習照顧孩子的她,只要碰上教養問題,最喜歡從書中找答案,因為她相信專家。心妍怕孩子日後不能獨立自主,而遵照書上說的「不能給孩子太多保護」,她要孩子從小過規律生活,因此,每三個小時餵孩子一次奶,剛開始,沒什麼問題,可是,她愈來愈覺得孩子很奇怪,明明餵奶時間到了,卻不見孩子大口喝奶,反而在非餵奶時間,卻見孩子哭哭鬧鬧。

另外,心妍知道要常陪孩子,也辭去高薪工作,全職在家帶孩子,但友人Lulu來訪,卻覺得母子倆僅在喝奶、換尿布有所互動,其他時候,心妍只是陪在孩子身邊,沒有語言的互動,更少了肢體的接觸,生疏的模樣不像是朝夕相處的母子倆。Lulu問心妍,「你有經常陪孩子嗎?」心妍理直氣壯的回答,「我這不就在陪他嗎?」

專家的話非一成不變

原來「照書養」的心妍誤會了「專家」的意思,謹守每三小時喝一次奶的規矩就是規律生活,以為陪孩子就只是陪在身邊就好。在心妍眼中,並沒看到孩子真正的需求,如還沒到餵奶時間,孩子餓了想喝ㄋㄟ ㄋㄟ,可是心妍卻堅持時間不到不能餵。如果能依孩子實際的生理狀況調整餵奶時間,就不致讓孩子餓了卻喝不到奶,只好以「哭鬧」表達。至於親子互動,其實是孩子累積經驗的時機,他會從每一次的互動經驗中學習到不同的互動模式,慢慢掌握自己該如何正確表達需求,並被大人適時滿足。

專家的話是原則,但非一成不變,父母必須多與孩子互動,了解孩子的氣質,也聽聽親朋好友的經驗,在合理範圍內調整、拿捏分寸,這樣,父母不會因為教養「效率」不彰而感到焦慮,孩子也不致因需求總不能被滿足,進而心生焦慮,讓自己愈來愈不知該如何表達才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arc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